為貫徹落實國務院《健康中國行動(2019-2030年)》《全民科學素質規(guī)劃綱要(2021-2035年)》和《國民營養(yǎng)計劃(2017-2030年)》深入推進合理膳食行動,柳州市人民醫(yī)院以宣傳推廣中國居民膳食新指南,助推示范創(chuàng)建單位合理膳食行動,提高醫(yī)院醫(yī)護人員及食堂員工營養(yǎng)意識,倡導健康生活方式。
上一期我們已了解完“吃動平衡,健康體重”的內容。今天接著來看新版膳食指南的準則三的內容。
準則三 多吃蔬果、奶類、全谷、大豆
【核心推薦】
√ 蔬菜水果、全谷物和奶制品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√ 餐餐有蔬菜,保證每天攝入不少于300g的新鮮蔬菜,深色蔬菜應占1/2。
√ 天天吃水果,保證每天攝入200-350g的新鮮水果,果汁不能代替鮮果。
√ 吃各種各樣的奶制品,攝入量相當于每天300ml以上液態(tài)奶。
√ 經(jīng)常吃全谷物、大豆制品,適量吃堅果。
【實踐應用】
(一)如何挑選蔬菜水果
1. 重“鮮”
新鮮應季的蔬菜水果,顏色鮮亮,如同鮮活有生命的植物一樣,其水分含量高、營養(yǎng)豐富、味道清新;食用這樣的新鮮蔬菜水果對人體健康益處多。
2. 選“色”
根據(jù)顏色深淺,蔬菜可分為深色蔬菜和淺色蔬菜。深色蔬菜指深綠色、紅色、橘紅色和紫紅色蔬菜,具有營養(yǎng)優(yōu)勢,尤其是富含β-胡蘿卜素,是膳食維生素A的主要來源,應注意多選擇。
3. 多“品”
挑選和購買蔬菜時要多變換,每天至少達到3-5種。夏天和秋天屬水果最豐盛的季節(jié),不同的水果甜度和營養(yǎng)素含量有所不同,每天至少1-2種,首選應季水果。
(二)怎樣才能達到足量蔬果目標
1. 餐餐有蔬菜
在一餐的食物中,首先保證蔬菜重量大約占1/2,這樣才能滿足一天“量”的目標。
2. 天天吃水果
選擇新鮮應季的水果,變換種類購買,在家中或工作單位把水果放在容易看到和方便拿到的地方,這樣隨時可以吃到。
3. 蔬果巧搭配
以蔬菜菜肴為中心,嘗試一些新的食譜和搭配,讓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裝點餐桌,愉悅心情。
(三)巧烹飪,保持蔬菜營養(yǎng)
1. 先洗后切
盡量用流水沖洗蔬菜,不要在水中長時間浸泡。切后再洗會使蔬菜中的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從切口處流失過多。洗凈后盡快加工處理、食用,最大程度地保證營養(yǎng)素的攝入。
2. 開湯下菜
水溶性維生素(如維生素C、B族維生素)對熱敏感,沸水能破壞蔬菜中的氧化酶,從而降低對維生素C的氧化作用;另一方面,水溶性維生素對熱敏感,加熱又增加其損失。因此掌握適宜的溫度,水開后蔬菜再下鍋更能保持營養(yǎng)。水煮根莖類蔬菜,可以軟化膳食纖維,改善蔬菜的口感。
3. 急火快炒
縮短蔬菜的加熱時間,減少營養(yǎng)素的損失。但是有些豆類蔬菜如四季豆需要充分加熱。
4. 炒好即食
已經(jīng)烹調好的蔬菜應盡快食用,現(xiàn)做現(xiàn)吃,避免反復加熱,這不僅是因為營養(yǎng)素會隨儲存時間延長而丟失,還可能因細菌對硝酸鹽的還原作用増加亞硝酸鹽含量。
(四)如何達到多吃奶類和大豆
1. 選擇多種奶制品
與液態(tài)奶相比,酸奶、奶酪、奶粉有不同風味,又有不同蛋白質濃度,可以多品嘗,豐富飲食多樣性。
2. 大豆及其制品,可以換著花樣經(jīng)常吃
每周可用豆腐、豆腐干、豆腐絲等制品輪換食用,既變換口味,又能滿足營養(yǎng)需求。
3. 把牛奶制品、豆制品當作膳食組成的必需品
達到每天相當于300ml液態(tài)奶,實際并不難。
每天相當于300ml液態(tài)奶的乳制品(以鈣含量為基準)
(五)全谷物、雜豆作為膳食重要組成
1. 全谷物,膳食好搭檔
推薦每天吃全谷物食物50-150g,相當于一天谷物的1/4-1/3。
2. 巧用紅豆、綠豆和花豆
雜豆可以和主食搭配食用,發(fā)揮膳食纖維、維生素B、鉀、鎂等均衡營養(yǎng)作用,提高蛋白質互補和利用。
3. 巧用現(xiàn)代炊具
全谷物入口感覺粗糙,雜豆不好煮熟,習慣精制米面細軟口感的消費者,使用全谷物雜豆初期應學習適宜烹飪方法。
(六)堅果有益,但不宜過量
適量攝入有益健康,且其能量應該計入一日三餐的總能量之中。
(七)從小養(yǎng)成食物多樣的好習慣
父母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重視健康飲食行為的培養(yǎng),日常生活中營造健康飲食的氛圍,以增加孩子對蔬菜、水果、奶類、豆類等食物的喜好,并要以身作則,這樣孩子才能耳濡目染,適應食物多樣的平衡膳食模式。
【關鍵事實】
■ 蔬菜水果提供豐富的微量營養(yǎng)素、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。
■ 增加蔬菜和水果、全谷物攝入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(fā)病和死亡風險。增加全谷物攝入可降低體重增長。
■ 增加蔬菜攝入總量及十字花科蔬菜和綠色葉菜攝入量,可降低肺癌的發(fā)病風險。
■ 多攝入蔬菜水果、全谷物,可降低結直腸癌的發(fā)病風險。
■ 牛奶及其制品可增加兒童青少年骨密度;酸奶可以改善便秘、乳糖不耐受。
■ 大豆及其制品含有多種有益健康的物質,對降低絕經(jīng)后女性骨質疏松、乳腺癌的發(fā)病風險有一定益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