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,民以食為天,能吃是福。但有這么一群人——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的患者,他們吃飯喝水頻繁嗆咳易引起吸入性肺炎,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窒息,使得這一群人恐懼進食,他們飽受著想吃不能吃的痛苦,身體和心理都造成嚴重的影響。據數據統(tǒng)計,腦卒中后吞咽障礙發(fā)生率為22-66%。
一、為什么腦卒中后會出現吞咽障礙?
腦卒中后,由于腦組織缺血壞死,使部分患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將食物由口腔輸送到胃內取得足夠營養(yǎng)和水分,由此產生的進食困難。
二、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常有哪些表現呢?
注意:腦卒中后進行吞咽障礙的早期篩查十分重要。
洼田飲水試驗(用30ml溫水進行試驗,患者處于坐位)
臨床上,神經科醫(yī)師常使用洼田飲水試驗對腦卒中患者進行早期吞咽篩查,經篩查發(fā)現有可疑的吞咽障礙患者,需請專業(yè)的康復吞咽評估師及治療師進一步地評估其吞咽障礙的嚴重程度,包括進食風險評估,如容積黏度吞咽測試、吞咽造影檢查、喉鏡吞咽功能評估等。
經專業(yè)醫(yī)師評估,輕中度吞咽障礙者可經口進食,但要注意飲食的管理,預防頻繁嗆咳甚至窒息的發(fā)生。重度吞咽障礙患者則應選擇持續(xù)或間歇管飼胃、腸內營養(yǎng)注食。
三、經口進食的吞咽障礙患者,做好以下三點預防措施,可避免嗆咳發(fā)生。
1.選擇合適的食物
(1)調整食物性狀,原則上先易后難。
吞咽障礙 異常情況 |
合適的食物 |
應避免的食物 |
舌運動受限 |
開始時吃濃流質食物, 食物質地均勻,硬度較低, 粘稠度不宜過高 |
糊狀食物,硬度高的食物 |
舌的協(xié)調性不足 |
濃稠液體 |
糊狀食物,不容易形成食團的食物 |
舌的力量不足 |
稀液體,黏附性低, 硬度低的食物 |
大量糊狀食物,黏度高,黏附性強的食物 |
舌根部后縮不足 |
稀液體,黏附性低, 硬度低的食物 |
高黏性食物 |
咽期吞咽延遲 |
濃稠液體 |
稀液體和流質食物 |
呼吸道閉合不足,誤吸風險高 |
布丁和糊狀食物 |
稀液體和流質食物 |
喉上抬不足/ 環(huán)咽肌功能紊亂 |
稀液體 |
很濃調和高黏性食物 |
咽壁收縮不足、 殘留較多 |
稀液體,黏附性低的食物 |
很濃稠和高黏性食物 |
(2)優(yōu)先選擇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,它的特點是密度均勻、粘性適當、不易松散、通過咽和食道時易變形且很少在粘膜上殘留,制作食物過程可借助破壁機、豆?jié){機等工具協(xié)助調整食物的性狀。
(3)稠的食物比稀的安全,因為它能比較好地刺激觸、壓覺和唾液分泌,使吞咽變得容易,可使用增稠劑進行輔助調節(jié)。
(4)食物的色、香、味俱全及適合的溫度可提高患者的食欲,減少吞咽障礙患者的飲食風險。
注意:選擇合適的進食輔具,可減少嗆咳的發(fā)生。
(小島勺 定量擠壓式喂食勺 斜口杯)
喂食用的勺子最好是勺底淺、容量約5-10ml的長炳匙,適合舌后送食物困難者。喝水用上緣有一缺口的“斜口杯”,只需抬高杯子喝完杯內水,避免嗆咳。
2.調整正確的進食體位
(1)不能坐起的患者,抬高床頭30-60度,頭部肩部墊枕頭,頭偏向健側,喂食者在健側協(xié)助喂食。
(2)能坐起來的患者,坐起保持軀干直立,頸部前屈,患側手放于餐桌上。患者清醒時喂食。
3.采取有利的吞咽方法
(1)空吞咽和交互吞咽
進食后反復幾次空吞咽或飲少量水再進食,適用于咽縮肌無力,口腔有食物殘留的患者。
(2)健側方或轉頭吞咽
偏癱患者采用從健側方進食或吞咽時轉頭至健側,可防止食物殘留在患側的梨狀隱窩內。
(3)點頭樣吞咽
吞咽時,配合頭前屈、下頜內收(45度)如點頭樣,加強對氣道的保護,利于食物進入食管。
注意:調整進食的量和速度
一口量原則:根據食物容積粘度決定患者一口量,先以少量試之(3-4ml),酌情增加,一次進食總量不宜過多,最好是50-100ml,少量多餐。
調整合適的進食速度,前一口吞咽完成后再進食下一口。切記操之過急,避免2次食物重疊入口的現象發(fā)生。
吃飯的事不能掉以輕心,除了注意以上三點預防措施,在給患者進食時還要注意盡量在安靜的環(huán)境進行,在患者清醒時喂食,進食前30分鐘排痰干凈,進食時觀察吞咽情況(進食量、耐受情況、進食速度、進食時間),有無誤吸(嗓音變化、咳嗽、呼吸音、血氧飽和度、胸部及頸部聽診、呼吸困難、氣喘、發(fā)紺),有無殘留(口腔、咽部)。進食后保持原進食體位30分鐘以上再平臥。
請記住以上三點預防措施,吃好喝好,促進腦健康恢復!
(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)
文稿:樊金花
審稿:陳紅 李曉虹
審核:護理部 房惠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