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束入戶復診趕回醫(yī)院的路上,磨醫(yī)生向記者回憶了韋老伯昔日入院時的情形,他至今記憶猶新。
3月韋老伯到柳州市人民醫(yī)院就診時,面部完全是歪的,右側眼睛無法閉合,口角向左側歪斜,右耳長滿了刺痛的小水泡,雙耳無法正常聽聲音,走路也歪歪斜斜的。
![](/__local/9/51/31/B1F292D97E52EDBCD5A537C514E_F18F493A_123E5.jpg)
經檢查,磨醫(yī)生診斷其為右側耳廓帶狀皰疹并面癱和雙側突發(fā)性耳聾。皰疹嚴重損害了他的面部神經功能、聽神經及前庭神經。老伯的面癱達5級(1級正常,6級為完全癱瘓),耳聾也屬重度。
治療1個多月后,韋老伯的聽力恢復到了中重度,但口角歪斜、無法閉眼、鼓腮漏氣等面癱癥狀無任何改善,面癱仍有5級。
“這種病例在臨床上不算罕見,但85%左右的患者能在2-12周內有恢復的跡象,韋老伯屬極少數完全沒有改善的。根據文獻報道的經驗,水腫的面神經需要做減壓手術才有希望部分恢復正常功能,不然終身面癱的概率很高?!?/span>
![](/__local/6/BC/99/B4B865512800903DED60127CB5F_4FEDCE86_18743.jpg)
磨醫(yī)生為韋老伯做了一個高難度的面神經減壓術:不拆卸正常聽小骨,而且全程減壓。他如此形容這個病例:“病因就像深埋地下的電線內部銅芯由于病毒侵犯高度腫脹起來,因為在局限的空間內自我壓迫,所以嚴重影響了電線的功能,導致臉歪。我們要鑿開水泥板,同時避開水管、煤氣管、網線等重要結構,找到這根總長才3厘米、分四段三個彎曲的電線,剝開塑料層,敞開銅芯,釋放壓力?!?/span>
磨醫(yī)生介紹稱,常規(guī)方法要磨開耳后的骨質,取出部分聽小骨才能有足夠的空間減壓面神經,減壓完成以后再用人工聽小骨做聽骨鏈重建。由于韋老伯的右耳聽力恢復不理想,仍處于中重度耳聾(65分貝),常規(guī)方法很大概率會進一步加重耳聾。所以,如何在不影響聽力的情況下完成面神經減壓是最棘手的問題
面神經最狹窄之處膝狀神經節(jié)長度只有1-2毫米,手術難度大,操作精細度高,稍有不慎毫厘之間反而會加重面神經的損傷。文獻報道總體中,該手術有效率在50-8%之間,并非絕對有效。雖然術后也不絕對保證達到預期效果(預期3級),但非手術方案恢復的希望更渺茫。
![](/__local/0/23/86/C8013B7A6F767B245FA804F5D93_12DF351B_1A6F2.jpg)
磨醫(yī)生和耳鼻咽喉科團隊經過充分的準備,謹慎擴大磨除中耳的骨質,選用了直徑只有0.35mm帶保護套的進口超微鉆頭,在最關鍵的區(qū)域進行低速低溫的磨骨。手術還遇到了乙狀竇前移、面神經水平段骨化等麻煩。最終,歷時近5小時,在不拆卸聽小骨的基礎上,醫(yī)護人員成功地將長約3厘米的面神經全程減壓。
術后第4天,韋老伯的右眼已經可以勉強閉合(恢復到4級)。術后5個多月,其右眼恢復到接近正常的2級,遠遠超過術前預期。能夠達到這樣好的治療效果,患者開心滿意,醫(yī)護人員都倍感欣慰與興奮。
韋老伯的手術是柳州市人民醫(yī)院耳鼻咽喉科獨立完成的首例不拆卸聽小骨的面神經全程減壓術,這是體現一個團隊耳顯微外科技術的標志性手術之一,迄今柳州市內未見類似病例報道。
據磨醫(yī)生介紹,該病例是針對各種原因導致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(俗稱臉歪),如果按照常規(guī)方法治療1個月以上面神經功能是無法恢復的(面癱達到5級以上),建議盡早接受面神經減壓術。按文獻報道,這類患者占發(fā)病人群的17%左右,減壓術能大大增加改善面癱的幾率。
![](/__local/3/B0/16/A4064B1FBB1600F736FC1C1CF03_ABA8D735_287A7.jpg)
此外,因為不需要拆卸正常的聽小骨以及術后植入人工聽小骨,所以在提高療效的同時,該手術還能減輕患者數千元人工聽小骨材料的經濟負擔。
“手術干預在國外及國內發(fā)達城市已是成熟的治療方法。但在二三線城市,很多類似疾病的患者住院治療1周后會被分流至神經內科、中醫(yī)科、社區(qū)醫(yī)院或針灸診室?;颊呒昂芏噌t(yī)務人員都不知道還可以手術治療,更不清楚其療效。由于得不到及時的干預,接近十分之一的患者終身嚴重面癱?!?/span>
![](/__local/F/4F/42/A22F3B3A6874D0D3AAB6561FB8A_3D0C36D1_1EB59.jpg)
磨醫(yī)生說,韋老伯這個接近治愈的成功案例讓他們信心滿滿。對于外傷或炎癥導致臉歪的患者,若到正規(guī)醫(yī)療機構治療1個月仍無改善,建議到耳鼻咽喉科進一步診治,手術干預也是成熟有效的選擇方案。磨賓宇和團隊正在不斷探索,以讓罹患此類疾病的患者都能無“斜”地微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