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,但究竟什么是高血壓?高血壓到底要不要治療?今天,柳州市人民醫(yī)院健康管理中心的專家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高血壓。
什么是高血壓?
想象一下,你的血管就像是家里的水管,而你的血液就是在水管中流動的水。正常情況下,水管中的水流平穩(wěn),壓力適中,一切都運行良好。然而,當血壓升高時,就像是水管中的水流突然變得非常強勁,壓力大增。如果超過了安全范圍,水管就會承受巨大的壓力。這就是高血壓。
那具體“水管”承受的壓力多大算是高血壓呢?根據(jù)2023年更新的《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》,分別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看看自己是不是得了高血壓:
第一種是診室血壓:非同日三次測量血壓,收縮壓(SBP)≥140mmHg 和/或舒張壓(DBP)≥90mmHg。
第二種是24小時動態(tài)血壓:全天平均血壓≥130/80mmHg,或白天≥135/85mmHg,或夜間≥120/70mmHg。
第三種是家庭自測血壓:家中自己連續(xù)七天測量血壓,平均血壓≥135/85mmHg。
大家可以對照以上標準初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高血壓。
高血壓通常被稱為“無聲的殺手”,因為大多數(shù)人即使血壓升高到危險水平也沒有明顯癥狀,少數(shù)人可能會有頭痛、頭暈、呼吸急促、視力模糊等癥狀。
那沒有癥狀的高血壓,是不是就可以不用管了呢?長時間不控制高血壓可能會有哪些危害呢?
1.心臟的“超負荷工作”
想象一下,你的心臟就像是一臺永不停歇的發(fā)動機,高血壓就像是給這臺發(fā)動機加了重負荷,讓它不得不加班加點地工作。結(jié)果呢?發(fā)動機可能會過熱,甚至“罷工”。這就是為什么高血壓會導(dǎo)致心臟病、心力衰竭和左心室肥大。心臟在高壓下工作久了,就會變得疲憊不堪。
2.血管的“壓力測試”
高血壓對血管的影響就像是給水管加壓。水管內(nèi)壁會因為長期的高壓而受損,變得狹窄和不靈活,甚至可能會出現(xiàn)“爆管”——這就是動脈瘤。如果動脈瘤破裂,就會引發(fā)嚴重的內(nèi)出血,危及生命。
3.大腦的“突襲”
高血壓對大腦的影響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“襲擊”。它會導(dǎo)致腦部血管破裂或阻塞,導(dǎo)致中風。中風就像是大腦的“停電”,會讓部分腦細胞永久性死亡。此外,高血壓還會慢慢侵蝕大腦的健康,導(dǎo)致認知功能下降和癡呆,就像是大腦的“慢性中毒”。
4.腎臟的“過濾器故障”
腎臟是身體的“過濾器”,負責清除廢物和多余的液體。高血壓就像是給過濾器加了過多的負荷,導(dǎo)致它無法正常工作。結(jié)果呢?廢物和液體堆積,最終可能導(dǎo)致腎衰竭。腎臟在高壓下工作久了,就會“罷工”。
5.眼睛的“視力模糊”
高血壓對眼睛的影響就像是給鏡頭加了霧,它會損害視網(wǎng)膜的血管,導(dǎo)致視力模糊,甚至永久性視力喪失。
6.代謝綜合征的“連環(huán)效應(yīng)”
高血壓會引發(fā)一系列健康問題,就像是多米諾骨牌效應(yīng)。它會增加代謝綜合征的風險,包括高血糖、高膽固醇和腹部肥胖。這些問題會進一步增加心臟病、中風和糖尿病的風險,就像是健康的“連環(huán)爆炸”。
高血壓可能會產(chǎn)生這么多的危害,因此控制血壓才顯得如此重要。實際上,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,需要長期的管理,改變生活方式是治療高血壓的基礎(chǔ)手段。
《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》提出了治療性生活方式干預(yù)的“八部曲”:低鈉高鉀飲食(但不建議補鉀)、合理膳食、控制體重、不吸煙、限制飲酒、增加運動、心理平衡、管理睡眠。但對于許多患者來說,僅靠生活方式改變可能不足以控制血壓。藥物治療是生活方式干預(yù)的有力補充,能夠提供更全面的保護。每位高血壓患者均應(yīng)該由專科醫(yī)生進行一次全面的分級和風險分層評估,以制定合適的降壓方案。